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正>(2025年1月1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当前,农业再获丰收,农村和谐稳定,同时国际环境复杂严峻,我国发展面临的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越是应对风险挑战,越要夯实“三农”工作基础。做好202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守正创新,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促进普惠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正>发改体改[2025]2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促进普惠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2025年2月20日(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的实践历程、内涵特质与时代价值
张婷婷;刘金祥;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预防为主”是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且唯一保留至今的卫生工作方针,具有一以贯之的延续性。“预防为主”方针在批判继承传统“治未病”理念基础上实现了超越式发展,呈现了独特的内涵特质,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健康根基,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学说与中国卫生健康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传统健康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在人民健康领域生动实践了“两个结合”,推动走出了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道路。
“赤脚医生”现象对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的启示
赵建靓;张懿;赤脚医生是医疗水平有限、农村医疗资源极度匮乏时期的产物。在当时医学知识储备不足、医术水平低的历史发展阶段,赤脚医生的出现极大地缓解了我国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困境,促进了医学知识的传播、医疗服务的普及,尤其是改善了农村女性患者的看病难问题,为新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建设走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赤脚医生”现象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高校附属中医院医联体对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研究
韩序;魏佳琳;于小贝;目的 为研究高校附属中医院医联体建设工作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访谈2021—2023年该院医疗集团成员医院参与派驻工作的医务人员,现场问卷调查3家县级医联体医院的医护人员,了解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医护人员对医联体工作的满意程度、医护人员对医联体机构的综合评价。结果 调查对象以女性、本科学历、从事医生工作、内科、初中级职称、工作5年以内为主。80%以上的医护人员对医联体运行模式、信息化诊疗手段、内部培训体系以及双向转诊模式整体满意。对医护人员变化最大的是进修机会增多自身水平有所提高,对医院变化最大的是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医护人员参与医联体内活动情况影响最高的是医院组织宣传讲座。结论 这种高校附属大型医院高位下沉基层的医联体模式,通过把医疗集团建设工作与对口支援工作结合推进的新模式,能发挥好医院优势专业群抓手作用,既可以充分发挥医联体合作带来的技术优势,又能满足基层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还能提高基层对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降低基层群众医疗费用。医疗集团发展一盘棋,使得基层医院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双提升,切切实实把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水平和中医药服务能力提上来。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宋扬;孙宇;李佳慧;按照国家、辽宁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辽宁省卫健委组建专班,于2024年3—4月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摸底调查工作,调查范围为辽宁省参与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的46个县区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53家县级医疗机构、167家乡镇卫生院和312家村卫生室,采集2019—2023年数据作为样本。围绕各地医共体规划建设、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服务能力建设、配套保障政策等情况进行。调查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地方政府主导及部门联动不够、财政投入不足、配套政策不健全、牵头医院作用发挥不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短缺、信息化建设滞后等。分析原因后,笔者建议强化组织领导,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制定配套措施,发挥牵头医院帮扶带动作用、加强基层人才培养、构建信息化协同模式等措施。期望为推动辽宁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并对国内其他地区有一定借鉴及参考意义。